开云【中国】官方网站

小小农家院 可做大文章——吉水乌江发开云体育 开云平台展庭院经济撬动乡村振兴 | 开云【Kaiyun】
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新闻
小小农家院 可做大文章——吉水乌江发开云体育 开云平台展庭院经济撬动乡村振兴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3-07-16

  开云体育 开云平台开云体育 开云平台6月30日一大早,吉水县乌江镇锻上村田太平便在鸽舍忙碌,添水、上料,俯身察看鸽子。首次试养的100羽肉鸽长势喜人,在田太平的心中放飞致富梦想。

  农房变鸽舍,农房变厂房,农房变民宿,农房变餐馆像田太平这样在闲置农房、庭院从事种植、养殖、加工的村民,在乌江随处可见。

  农家小庭院,可做大文章。乌江镇把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结合“万企兴万村”,坚持政府引导、农户参与,充分利用农村家庭院落、闲置农房,因地制宜、因户而异发展多种类型庭院经济,将“小庭院”打造成“大产业”,将“农家院”变身村民“增收院”,撬动乡村“大振兴”。

  今年,“庭院经济”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我市提出了主攻工业倍增与做强现代农业“双轮驱动”战略,坚持以工业化理念抓农业产业,全力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如何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精神?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村里的闲置房屋也越来越多。如何盘活这些闲置土地,吸引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向村里转移?如何让产业增效、百姓增收,庭院“方寸地”变成致富“聚宝地”?对此,该镇委没少动脑筋。

  “我和儿子在这里务工,公公婆婆就在家里帮我做一些,全家上阵,收入还可以。”6月29日,在乌江镇枫坪村磨下村小组,一间农房简单改造,就成了彩铅包装作坊。过塑机器轰鸣运转,五彩铅笔整齐排开,庄元妹忙忙碌碌,神情专注。只见她从12种不同颜色的铅笔堆中,各选出一支,重组形成含有12种颜色的彩铅组合,再重新包装,一气呵成。

  庄元妹的公婆都80多岁了,体弱多病,是脱贫户。庄元妹把货带到家里,公婆也能帮着做点;儿子中考结束后,来这里勤工俭学,体会了生活的艰辛,品尝到劳动的甘甜。“感谢老板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庄元妹说,这里做事时间自由、工艺简单、老少都行。村民在一起做事,交流机会多了,矛盾纠纷少了,邻里之间更和睦了。

  彩铅包装作坊负责人李保玉告诉记者,作坊每天有18个人,还有部分群众在家里加工,吸纳了附近100多名群众灵活就业;作坊每天包装铅笔1.2万支,从2007年算起,8000万支铅笔从磨下村飘洋过海,销往美国、巴西等国家。

  类似彩铅包装作坊这样的加工点,乌江镇有20多个。该镇将“庭院经济”作为乡村振兴有效抓手,以“支部+企业+农户”模式,做足做活“万企兴万村”文章,充分激活闲置土地资源和利用村内剩余劳动力,紧紧依托本地资源、区位优势,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原则,发展有本地特色的“庭院经济”。

  “这里的农家菜又嫩又香,特别好吃”“想吃农家菜时,我们就会来这里”“周末,带老人、娃娃来这里,摘摘杨梅,吃吃农家饭菜,自己也放松放松心情”大家口中的“这里”,就是乌江社区的胡兄农家乐。胡兄名唤胡殿君,是原镇里前江村支书。

  “3月恰逢油菜花节,营业额有5万多元”胡殿君说,一到节假日或者周末,来乌江的游客络绎不绝,农家院里炊烟袅袅,到处充满欢声笑语。乌江社区距离105国道约10公里、距离抚吉高速2公里,依托区位及自然环境优势,利用庭院及周边空地,多家农家乐如雨后春笋不断冒出。

  记者走进乌江社区,映入眼帘的是平坦宽阔的柏油道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令人眼前一亮。村内停车场、污水处理中心、健身娱乐场所一应俱全,游客中心、农产品展示馆、网红打卡景点,展现了该村丰富的旅游资源。

  千亩油菜花田阡陌相连,乌江社区神来之笔。庐陵风格的青砖白墙、搭配油菜花主题的墙绘,在阳光下更让人心旷神怡,这里不愧为集旅游观光、农事体验和生活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点。

  初尝甜头,乌江镇正加紧谋划,继续对农户闲置房屋进行改造升级,采取“支部+合作社+村民”的模式发展集采摘、农事体验、民宿等为一体的新型休闲业态,让农户房前屋后的资源“活”起来、庭院美起来、农民富起来,切切实实将“方寸之地”变成“创收之处”。

  青山掩映、流水潺潺,花团锦簇、绿树成荫,瓜果飘香、诗意田园,游人如织、风景如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张张庭院美图持续“秀”起,一户户美丽庭院“竞相开放”,一幅多姿多彩的美丽宜居乡村画卷正在乌江大地徐徐展开。Kaiyun App下载 全站Kaiyun App下载 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