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中国】官方网站

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广东省首批!事关你的一餐一饭 | 开云【Kaiyun】
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广东省首批!事关你的一餐一饭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3-04-01

  Kaiyun App下载 全站Kaiyun App下载 全站在珠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珠海市农业农村局组成员、副局长熊翔,珠海市金湾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局长曾敏,珠海市斗门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黄海华,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珠海中心支公司总经理彭辉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朱清发主持发布会。

  该《规划》在全省系第一批次正式出台,并于去年 12 月经市政府批复正式实施。《规划》明确,到 2025 年累计建成 23.43 万亩并改造提升 0.4 万亩高标准农田,至 2030 年累计改造提升 1.3 万亩。

  会上,珠海市农业农村局组成员、副局长熊翔介绍了《规划》编制背景、亮点以及今年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要点。

  在建设布局上,《规划》围绕各区资源禀赋,明确了分区域建设重点。根据农田分布及其资源利用和种植现状,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共分为 2 个区,分别为斗门特色生态农田建设区和金湾都市农业建设区,建设分区将以 精细农业、精美农村、精勤农民 为发展方向,打造珠海生态农田、都市农田和精美农田。

  《规划》明确,我市大力推进 2023 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拟建设高标准农田 1000 亩以上,完善粮食基础设施,提升耕地质量。

  第一个特色是建设标准高,省政府要求各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逐步达到 3000 元 / 亩,如目前江门市的建设标准是 2600 元 / 亩、中山市的建设标准为 3000 元 / 亩,我市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为 3500 元 / 亩,比省政府的要求高 500 元 / 亩,也比周边地市的建设标准高。

  第二个特色是建设方向从新建高标准农田转向改造提升为主。经过 12 年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市域内的很多潜力地块面积不足百亩,连片程度低,新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选址后备资源不足。

  熊翔表示,从今年开始,我市高标准农田重点对已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通过改造提升,解决已建高标准农田设施不配套、工程老化、工程建设标准低等问题,进一步提高农田基础设施和耕地地力水平。

  第三个特色是建设珠海市美丽田园示范区。发挥我市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依托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生态资源优势建设高标准农田,除了提高粮食产能以外,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相结合,打造集休闲观光、循环农业、智慧农业为一体的可持续发展都市休闲农业综合体,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满足大湾区居民旅游、休闲、康养需要。

  金湾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局长曾敏介绍,截至 2022 年,金湾区已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18 个,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 6.38 万亩。计划在接下来的 十四五 中引入更多的保险机构参与到该区的已建高标准农田项目中,进一步创新支持服务 三农 新模式,巩固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提升高标准农田运行质量和使用效益。

  开云体育 开云官网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珠海中心支公司总经理彭辉介绍,2022 年,市农业农村局出台了《珠海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保险创新试点工作方案》,指导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保险工作。

  后续,中国太保将进一步复制推广成功经验,加大服务赋能,强化提质扩面,因地制宜、更大程度运用保险机制创新助推珠海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的高质量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

  究竟什么是高标准农田?熊翔认为,高标准农田是指集中连片、田块平整、规模适度,水路电等基础设施配套比较完备,土地比较肥沃,与现代农业生产条件相适应的耕地。

  高标准农田主要体现在 质量高、产能高、抗灾能力高 ,以及 地平整、土肥沃、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 。

  熊翔介绍, 十二五 以来,我市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总抓手,对标最高最好最优,全力建设与粤港澳大湾区相匹配的美丽农田,整合各方建设资金,累计 5.35 亿元,已提前建成高标准农田 23.43 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对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发挥了这些作用:

  开云体育 开云官网

  一是提高了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旱涝保收、稳产高产,亩均粮食产能增加 10%-20%,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2018 年至 2022 年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从 6.44 万亩增加到 8.23 万亩,粮食总产从 2.5 万吨提高到 2.99 万吨,持续提升了全市粮食安全保障能力。高标准农田建设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是增加了农民生产经营收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后,我市机耕路基本实现硬底化,推动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 95.11%,排在全省前列;耕地流转率平均提高 15%-20%,助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2018 年 2.62 万元提升至 2022 年 3.6 万元。

  三是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我市率先在全省建立耕地安全利用集中推进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集成示范区 2 个,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区集成实施无人机植保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侧深施肥技术,达到农药化肥使用量减少 10% 以上、农产品达到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耕地安全利用等三大目标。

  四是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水平。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了农田基础设施,促进了土地流转和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了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农业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