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 开云体育开云 开云体育近年来,江苏各级农业部门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建设美丽宜居休闲乡村为目标,积极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强省建设,全省休闲观光农业蓬勃发展,呈现出 产业规模扩大、供给结构优化,发展质量提升、领域功能拓展 的良好态势,2023年度休闲农业综合发展指数列全国第一。
农耕文化保护传承。按照传承与利用结合、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农耕文化发掘原则,引导各地加强对农村历史遗存、古村落、古民居的保护修缮,强化对农村传统文化、地方农耕文化、民间技艺、风物特产等的发掘保护和传承利用,促进乡土民俗文化的推广、保护和延续,努力提升休闲观光农业园区景点的文化内涵和特色服务。大力挖掘农业历史经典产业,从茶叶、盆景、蚕桑、地方畜禽等农业传统特色产业中寻找具有文化印记的产品,推进文化挖掘、产品、产业提升。扎实推进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兴化垛田农业生产系统等4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获得农业部认定(其中2项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休闲观光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农民为主体,以休闲为目的,运用科技、文化、艺术等手段,提升传统农业及其衍生农产品附加值,贯穿农村一二三产,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紧密连接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业、旅游服务业的新型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近年来,江苏各级农业部门通过强化政策支撑、规范服务管理、培育示范品牌、加大宣传推介等举措,大力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取得显著成效。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江苏省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景点(包括农家乐)超过8500个,年接待旅游量突破1.5亿人次,综合收入超过420亿元,从业人员近100万人。
宣传推介持续有力。支持各地围绕农业生产、农家生活、农村习俗开展创意策划,组织开展互动性、参与性、娱乐性、新颖性较强的农事体验活动,举办丰富多彩的农事节庆活动,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全省各地每年举办农事节庆活动800余个,南京农业嘉年华、兴化菜花节、溧水草莓开云体育 开云平台节、句容葡萄节、东台西瓜节、盱眙龙虾节、固城湖螃蟹节等农事体验和农业节庆活动人气爆棚,各具特色的农事节庆成为地方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靓丽名片。根据季节特点和节假日时点分布,多形式、多渠道、有步骤、有重点、分时段加大宣传力度。2023年,省农委制开云体育 开云平台作 春季赏花 电子地图,积极开展 春季赏花 活动,引导并服务城乡居民到农村去赏花踏青、休闲美食,有力地提振了 春花经济 效益。着力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与景点的宣传推介,编制《江苏省四季经典休闲观光农业精品线路集萃》等宣传册,集中推介全省150条休闲观光农业精品线路,为城乡居民架起农业休闲旅游通道,满足城乡居民多元化休闲消费需求。
创新创意更加活跃。积极支持各地利用自有宅基地、空余房屋、闲置土地和 四荒地 等资源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开发乡村民宿、特色农庄、主题农园等休闲观光农业项目,一批集生产、加工、采摘、品尝、科普、体验、美食、养生、度假等于一体、 农旅文 融合的休闲观光农业综合体应时而生。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特色体验、科普教育、民俗文化等多种类型休闲观光农业快速发展,在发展理念、景点设计、经营方式等方面不断创新创意。六合龙袍稻麦田艺术景观、大丰 荷兰花海 等美丽田园景观极具魅力,造型果蔬、阳台农艺、植物窗帘等创意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精彩纷呈。
推动了农村的全面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有利于统筹城乡要素资源,促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改造加速,公共服务开云体育 开云平台的提升完善,推动村容环境整治;有利于促进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优质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互联网等产业融合,补农业短板、扬农村长处,让农村成为引人入胜的天地、农业成为令人向往的产业。随着农村环境、生活环境、人文环境的改善,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必将加快,城镇化将成为望山看水忆乡愁的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成为有根有叶 五位一体 的现代化。
开辟了农业转型升级新空间。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目的是构建起 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 的农业供给体系。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拓展,注重农业的产品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挖掘,能够实现农业农村资源的最优配置。我省各地围绕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把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摆上重要位置,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业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实现了农业的跨界融合、功能拓展、转型升级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有机结合,使休闲观光农业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新引擎。
休闲观光农业作为农村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新载体,彰显了提升农业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村绿色发展的经济功能,也彰显了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带动创业就业的社会功能,保护乡愁乡土、传承农耕文明的文化功能,建设美丽乡村、美化乡村环境的生态功能以及满足诗意栖居的生活功能等多重功能和价值,在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农村在实现产业兴旺、美丽宜居、乡风文明中迸发新的活力。
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依托稻田、茶园、果园、花园、菜园等农业产业资源和农村特色民居与民俗文化,结合丘陵岗地、江河湖水面、村庄庭院等开发利用,通过融入文化、科技、时尚、动漫等创意元素,打造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共同体,乡村的好山好水好风光更有魅力。深挖历史古韵,弘扬人文之美,培育村落的独特气质,使农村 更像农村 ,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情乡愁,满足人们对返璞归真、乡土情怀的精神文化需要。
品牌创建成果丰硕。大力创建国家级品牌,南京市江宁区等20个县(市、区)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宜兴市湖氵父镇张阳村等23个村被农业部认定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总数位列全国第一;仪征市江扬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180家企业被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分会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企业。启动实施 12311 休闲观光农业省级特色品牌培育计划,确定105个农业特色小镇作为重点培育对象,推介宣传南京市高淳区桠溪镇蓝溪村等121个 江苏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 、南京雨发林果果乐园等101个主题创意农园。